专业园地
唐晓春 自然地理学系

姓名:唐晓春

系别:自然地理学系

职称:二级教授

电子邮箱:xctang88@126.com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88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8月至1998年2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其中,1988年12月任讲师,1995年6月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任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3月至2001年2月在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地理系工作,任教授、系主任、自然灾害与防治工程研究所所长。受聘为西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3月至2004年6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受聘为广州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7月至2008年5月,在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任教授、副院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2006年3月,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在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任二级教授(2012年7月)、院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

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任二级教授、院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

2017年6月起,在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任二级教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

所加入的学术协会与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99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海岸线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理事,湖北李四光研究会理事。《水土保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和新广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2年04月当选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全省委员会委员。
    2000-20012004-2007、2010-2012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广东省第一高评委)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2005-200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组长、高评委理工科评审组成员。

2000、2004-2009、2011-2013年广州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广东省第二高评委)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2005-2007、2011-2013年广州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组长、高评委理工科评审组成员。
    2004-2010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委员会减灾防灾评审组成员。

2007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一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201010月,入选广东省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201510月,入选广东省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201111月,入选广州市第二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201711月,入选广州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

201104月,入选广东省教育厅第一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

201505月,入选广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201505月,入选广东省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灾害应急管理。

发表论文:

在《水土保持学报》、《自然灾害学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铁道工程学报》、《沉积学报》、《微体古生物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球科学进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中国减灾》等20余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

合作出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泥石流及其防治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四川省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生态环境与保护》(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云南滑坡泥石流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风景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等5学术专著。

合作编著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1部。

所获奖励:

1996年3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12月被选定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二批《千百十工程》的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研的科研成果《1:600万中国泥石流分布图》获1993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获199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2000年7月获广州市教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0年9月,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

主持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2012年获广东商学院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2008、2009-2010、2010-2011、2011-2012、2012-2013学年度5次获得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的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8-2009、2009-2010、2014-2015、2015-2016学年,4次获得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主持与参与的项目:

1989年以来主持2项、主研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项、主研完成6项部省级科研项目。 其中:

199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山区泥石流防治效益评估模型研究—以川西山地为例》;

199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台风登陆产生的灾害链及减灾模式研究以广东沿海为例》;

1998年主持重庆直辖市移民局项目《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开发性移民与山地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2002年主持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厄尔尼诺年广东省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对策研究》;

2009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灾害天气影响下的春运应急系统研究》;

1989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989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遥感调查及系列图研究》,主研人员;

1988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大巴山灾害地貌及对策研究》,主研人员;

1991年主研铁道部科技项目《南昆铁路段家河泥石流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1994年主研铁道部建设司项目《南昆铁路沿线高原溶洞发育规律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995年主研铁道部建设司项目《南昆铁路隐伏岩溶遥感判释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999年主研云南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二级子课题《云南省泥石流防治系统模式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1999年主研水利部移民局、广东省水利厅联合立项项目《广东省水库移民安置优化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2001年主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第四纪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主研人员。

主讲课程:

1982199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19982000年在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20012004年在华南师范大学、20042013年在广东商学院、2013年至今在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任教的32年中,先后给本科生讲授过《地貌学》、《自然地理学》、《灾害地貌学》、《自然资源学》、《灾害应急管理》、《灾害防治工程规划与设计》、《灾害应急管理与防治工程》、《自然地理学进展》、《地球科学概论》、《自然科学前沿专题》和《自然科学系列专题》等课程;为硕士学位研究生讲授过《自然灾害学》、《自然灾害防治工程规划与设计》等课程。教学效果好,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均在92分以上。

负责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2009年12月被评选为广东商学院校级特色专业。

负责并主讲的课程《自然地理学》,2009年6月被评选为广东商学院精品课程。

负责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野外实习教学指导团队”,2010年4月被评选为广东商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负责并主讲的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前沿专题》,2007年7月被列为广东商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自然科学系列专题》2010年被列为广东商学院重点建设课程。

负责的“广东商学院丹霞山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广东商学院大峡谷教学研究实习基地”,2011年3月被列为“广东商学院校级示范校外教学基地。

负责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4年10月被列为广东省质量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负责的“地理环境与旅游开发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10月被列为广东省质量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负责的《自然地理学》课程,2014年获广东财经大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