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科基础课系列
1.《地质学基础》课程简介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利用矿物、岩石、构造、地层等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去探寻矿产、水、土地、太空等人类生存必须资源,去处理地质灾害、地方病、重金属污染等人类生存相关的环境问题。该课程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课程实验和野外实习,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既能构建学生地质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又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地质野外工作技能,为学生以后深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地球科学基础。
2.《地貌学》课程简介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地表形态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即地表各种几何形状的总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地貌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构造地貌、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成地貌及黄土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现象的成因,地貌的形成、地貌演化过程与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区域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等地貌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认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四大圈层的分异及相互联系。了解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及其对策。
3.《地图学与测量学基础》课程简介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实质(理论地图学)、制作(地图制图学)和使用(应用地图学)的科学。地图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部分所涉及的内容与地理学的各门分支学科均发生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可以提供地图所需的重要数据源,理解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地图学与其他分支学科的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地图投影、测量学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地图符号设计、地图概括、数字制图、专题制图及其地学各个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地图与测量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工作方法,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图,熟悉与了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基本掌握编绘专题地图的方法,同时,地图学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地图学的知识体系即需要相关学科的技术、理论支持,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区域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城乡规划建设、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
GIS是地理、测绘等地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GIS应用是现代地学及相关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一项基本工具。同时GIS应用本身也是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GIS在资源与环境专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程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必修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GIS原理的理解,同时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方法,特别是ARCGIS软件中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基本操作,理解ARCGIS的空间数据表达模型,掌握地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熟练应用各种空间分析工具,为后续其他专业课,如水文学、地质地貌、土壤学、气象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为研究各种地理现象的时空格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5.《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简介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环境要素的变化以及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介绍了固体废物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从环境管理的视角探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最后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概论性的阐述。
《环境科学概论》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与该专业开设的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关系密切。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改变了以后的环境对人体、生物的反作用;掌握污染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要求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危害的途径和措施;了解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环境经济观念和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境知识,以达到保护、改善和创造美好环境来满足社会迅速发展需要的目的。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认识到城市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强烈的不稳定性,能从环境生态学和城市环境学角度出发,从事资源环境管理和城乡总体规划及小区详细规划,并且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
6.《遥感概论》课程简介
《遥感概论》是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述遥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有遥感物理基础、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和遥感成像机理;不同传感器特性、遥感平台类型;遥感数字图像的图像特征、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方法和解译步骤;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并紧跟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现状,介绍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及其意义,着重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该课程设计分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两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7.《人文地理学》课程简介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1、课程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导论性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在人文地理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主要向学生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及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掌握部分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实践能力。
3、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有文化地理、人口地理、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工业的出现及发展、种族民族民俗、聚落地理、宗教地理、语言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及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等。部分章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
Ⅱ 专业基础课系列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简介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系统地讲述了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及各部分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结构、辐射、大气运动、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天气过程、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分类与区划、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相关实验。课程结合国内外现代大气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较多的图表、公式、权威最新数据,阐明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略去繁琐的公式推导,突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描述了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天气、气候现象。
2.《自然灾害学》课程简介
《自然灾害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了灾害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同时反映本学科最新进展。主要介绍了灾害与灾害系统等基础知识以及灾害学研究理论体系,并对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制度灾害链、灾害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减灾系统工程、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现代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全部课程教学共分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灾害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灾害概述等内容。第二部分讲述主要灾害及灾害链、灾害区域分异。第三部分介绍灾害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灾害应急管理。第四部分讲述了高新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减灾系统工程与措施。
3. 《中国自然地理》课程简介
《中国自然地理》具有专业基础性的特征,所以学习该课程应注意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正确理解各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及其地域系统的特点。该课程总体框架分中国自然环境、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区划与区域地理特征、资源环境保护与国土开发整治等四篇。具体包括中国国土概况及其分异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环境变迁;国土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及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七大自然地区的分区介绍;最后讨论了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综合国土整治方案。课程从不同时空尺度深入地研究人地系统协同作用的形成过程、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影响,研究各种生态脆弱带的演变趋势及其恢复能力,探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与演变过程及相应的减灾措施等。
4.《植物地理学》课程简介
《植物地理学》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基本特征、植物命名法、植物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以及植物与地球的耦合关系;植物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以及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植物种属分布的现代生态条件和历史原因;世界植物区划及时空演变,中国植物区划及主要特征;植物群落的基本性质、类型、结构、分布以及和环境的关系和演替;世界植被类型特征及植被分布规律。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在地球表面分布规律的科学,隶属于自然地理学,同时与生态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地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植物地理学所讲授的内容是从事地理研究和地理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也是学习自然区域地理、经济地理、环境学以及有关自然地理是应当具备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学及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及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地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讲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5.《水文学》课程简介
《水文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重点阐述水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中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会水文分析计算的方法,熟悉水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以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有关基本知识训练。
6.《自然资源学》课程简介
《自然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内容相当广泛,教学内容设置在围绕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系统地讲述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自然资源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并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重大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系统讲述。
该课程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论述了自然资源学的学科范式;第二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及其稀缺的性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第四部分论述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第五部分从使用者的视角论述了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最后作为结论,阐述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原理和途径。
7.《计量地理学》课程简介
《计量地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计量运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门课程就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有关专业课程的前提与基础。目前也是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包含了计量地理学的历史、地理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决策优化、系统预测、空间分析等内容,既注重理论深度,又着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计量地理学的技术方法解决地理学中的实践问题。
《计量地理学》主要讨论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及应用问题。本课程是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计量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环节,达到如下目的:
1.让学生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常用方法,建立起定量概念和地理学方法论的基础,了解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培养学生用定量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地理(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变化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看懂相关科技文献中所应用的一些常用计量方法,理解计量地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3.使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学问题,正确处理资料,根据实际的地理研究对象,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的结果给予专业上的解释,把数理逻辑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4.通过做练习、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与时俱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养,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服务。
8.《土壤地理学》课程简介
《土壤地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土壤剖析(土壤形态、土壤组成和土壤性质)、土壤的发生过程以及土壤发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土壤分类(发生学、诊断学和中国发生学土壤分类);土壤类型;土壤分布;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系统介绍土壤地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反映现代土壤地理学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根据土壤地理学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本课程同时还配合了土壤室内分析,土壤样品采集、数据处理,野外实习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9.《经济地理学》课程简介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形成机理、调控系统的科学,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本课程强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基础知识的领会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将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与具体区域、具体产业的发展分析相结合,注重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区域谋求内涵型科学发展的空间政策选择。
10.《区域规划》课程简介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本课程是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讲述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区域分析,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区域规划方法论及区域规划编制。
11.《土地管理学》课程简介
《土地管理学》是地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土地权属管理、地籍管理、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市场管理、法制管理等土地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去探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课程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课程理论演绎和案例分析,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土地管理学理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又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土地管理工作方法,为学生以后深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Ⅲ 专业选修课系列
1.《灾害应急管理》课程简介
《灾害应急管理》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限选修课程,并作为减灾防灾与灾害经济方向的特色课程。本课程教学包括以下九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自然灾害概述。主要讲授自然灾害的含义、特点、危害、成因及其分类,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况及分布特点。
第二部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主要讲授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规章、应急预案。重、特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第三部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气象灾害的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第四部分,水旱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我国水旱灾害应急管理的组织指挥体系、工作流程与机制。
第五部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主要突发地质灾害及其成因、危害及其防范,我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与组织体系,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运行机制。
第六部分,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我国地震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与组织体系,地震应急管理的工作机制,地震应急管理的对策。
第七部分,海洋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和组织体系,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管理的流程与机制。
第八部分,森林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世界各国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经验,我国森林火灾应急管理。
第九部分,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主要讲授我国农牧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
2.《GIS空间分析》课程简介
《GIS空间分析》是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先导课程为《地理信息系统》。GIS核心功能在于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因此,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技能对培养高质量的现代地理信息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针对地学空间信息应用,全面阐述空间分析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而建立起一个综合认识和应用GIS空间分析的框架。通过学习地理空间参考的建立方法、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二维和三维栅格及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适应性评价模型,以主题讲解和实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GIS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具体地理空间问题的初步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自然地理专业必修的专业限选课,涉及到自然地理专业的建筑制图和地图制图各门课程中。CAD与数字化地图测图、建筑制图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制图和建筑平面图绘制技能,也培养了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绘图系统的概念,AutoCAD制图方法,各种二维和三维图的制作等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utodesk公司的Auto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掌握AutoCAD 的绘图基础知识,并熟悉使用与管理图层,绘制二维图形,精确绘制图形,编辑图形对象,使用文字与表格,创建面域与图案填充,标注图形尺寸,三维图形的绘制,编辑和渲染三维对象,使用块、属性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图形的输入输出与Internet功能等,最后安排了一些综合实验,用于提高学生对AutoCAD的熟练程度。
4.《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简介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重视上机实践的一门课程。课程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实验工具,以遥感理论作为实验原理,以基本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为实验内容,以实例分析、信息提取、归纳总结等为主要实验方法,以实验报告、成果等为最终形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和设计,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遥感问题解决思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遥感理论和遥感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应用遥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意识,能将遥感、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世界自然地理》课程简介
《世界自然地理》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主要掌握各大洲和各大洋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基本规律。该课程总体框架分总论、大洲自然地理、大洋自然地理等三篇。第一篇总论,主要阐明世界自然地理课程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概述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演化、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世界自然带及其演变,以及地理环境结构与区域分域规律,这是本书的基础理论。第二篇大洲自然地理,主要阐明各大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各大洲内的区域差异只概括各大自然区的相对一致性与各副区的区域特征;但对东亚大区,特别是日本群岛副区进行了较详的阐述。第三篇大洋自然地理,主要阐明其整体性,并侧重海洋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以及主要属海的特征。课程从不同时空尺度深入地研究人地系统协同作用的形成过程、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突出了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地区差异性,有重点地深入剖析少数地区。
5.《全球变化》课程简介
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是21世纪地球科学的前沿。它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从整体上认识全球变化的过程、驱动力、全球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
《全球变化》是本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起源、基本概念体系和国内外科学研究活动,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的关键过程、驱动力以及主要研究途径,过去全球变化和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现代及未来全球变化,全球变化影响与人类响应的原理与事实,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
6.《灾害防治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简介
课程以《地质学基础》、《地貌学》为先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了解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演变和致灾规律。结合我国实际,详尽地掌握各主要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的工作流程、重要环节、技术方法及相关的典型案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灾害防治的相关工作及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7.《自然灾害评估与保险》课程简介
《自然灾害评估与保险》是灾害学、GIS、计量地理学、保险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是将计量地理学应用于现代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科学研究。掌握自然灾害评估与保险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工作方法,正确使用各种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数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保险精算,解决灾害评估中各种实际问题;了解自然灾害评估与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掌握各种风险评估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模型,并通过GIS、RS、GWR、GeoDa技术辅助进行相关灾害风险分析及评估,从而加深理解减灾防灾规划、管理中的各种措施及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自然灾害评估与保险》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RS、GIS、定量模型进行灾害及灾害风险评估、灾害管理等基本技能,并了解相关巨灾保险制度、产品设计与保险费率精算等知识,为减灾防灾、灾后重建培养现代化的实用人才。
8.《科技信息与论文写作》课程简介
《科技信息与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从而顺利完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同时,促进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信息素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本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将一些检索工具与传统和现代的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具体内容涉及各种文献的特点与分布,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的题录、文摘或索引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以及投稿技巧等。
Ⅳ实习实践类课程系列:
1.韶关地区《地质地貌课程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专业的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可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地理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初步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为将来参加地理调查或科研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严肃、严密、严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修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野外实习教学成系列、重质量、有特色。设置科学合理,计划性强,过程管理严格。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完成《地质学基础》、《地貌学》两门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去粤北韶关地区开展的“地质地貌课程野外实习”。本专业有3个校外实习基地,分别为“广东财经大学丹霞山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广东财经大学丹霞山产学研实习基地”和“广东财经大学大峡谷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它们主要承担“地质地貌课程野外实习”,实习时间为1周。其中广东丹霞山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广东大峡谷为国家4A级景区。
地质野外实习要求学生做到:认真观察不同时代地层的岩性、地层、岩层接触关系、古生物化石特征等,学习掌握划分各地层的方法。学习掌握对三大类岩石特征的观察和命名的方法。认真观察各种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分析它们的形态特征,类型及成因上的关系。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如观测点标定,观测点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使用,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作法,标本采集等。
地貌野外实习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和研究种种地貌形态、地表组成物质及其分布规律,了解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及现代地貌过程,确定地貌成因类型和区域地貌发育历史。通过小区域的地貌调查与填图,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地貌现象的初步能力。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一方面又对其他自然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地貌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区域地貌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工程建设、找矿、土地利用、国土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庐山地区《专业综合野外实习》
自然地理学实习侧重于进行实地的系统的地理调查,通过调查实践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对地理科学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庐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地理环境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庐山地区的经济开发也很早,秦汉时期就曾筑城设郡,自古以来历代多文人荟萃,留下无数诗文。庐山地区的地理科学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几代人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科学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后人深化探索和继往开来奠定了基础。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掌握野外工作方法、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野外实习是认识性实习。庐山实习主体是由教师给学生提示典型自然地理现象和经济开发过程,阐述其本质、发生与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使习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而巩固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和提高科学认识,并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研究技巧。在实习内容的安排方面,从单一学习向高层次综合推进,包括庐山地质、地貌、气象、植物、土壤、水文、人文等个方面的内容。在实习认识的要求方面,从点到线向面和地域空间方面提高。地理学教学实习包括地理研究各项程序和内容的教学实施,最终使实习学生具备独立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3.华东地区《学科综合野外实习》简介
地理科学的系统研究具有理科、文科、工科高度综合与循环深化的特点,通过自然存在的判别、宏观定性和微观实验分析,探索自然演进规律,规划并实施地理工程建设。因此,地理科学调查是实施地理科学系统研究的基础。华东地区学科综合实习的目的是全面实践并巩固运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知识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区域的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实习提高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专业意识,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学、资源科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利用、区域发展等问题。通过对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临近地区的学科综合考察实习,了解该地区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城市等空间特征,并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对比分析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形态等区域发展因素的优劣,开阔视野,强化地理学研究的理念,学会综合分析区域特征以及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逐步提高洞察区域发展条件、存在问题以及提出合理调控措施的能力。
对于实习城市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南京——地理位置适中,气候四季分明;城市规模适宜,文化底蕴深厚;规划管理先进,建设成就斐然。苏州——水乡特色浓郁,“新、老、洋”城特色鲜明;最著名的工业园区典范,产业与区域发展新理念;现代园区经济与传统园林文化辉映。上海——最著名的大都市建设的代表,区域发展的龙头。杭州——城市与旅游的绝配,人居与生态的典范。安徽黄山——中国最著名的山地地貌及西递古建筑群。通过实习,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而巩固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和提高科学认识,并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研究技巧,获得系统的科学认识和对任务要求的基本分析研究能力。
Ⅴ 公共选修课程系列:
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设置是在涵盖“地球科学概论”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并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等重大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系统讲述。
该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物理性质、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第三部分对地球四大圈层分别做了较系统的论述;第四部分则对地球环境变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灾害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2.《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设置是在涵盖“全球气候变化”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有关温室气候排放,国际间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及一系列的协议,并介绍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中国政府的对策等。
该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温室气体的构成、来源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温室气体增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第四部分论述了不同国家间对解决气候变化措施问题的争端。培养学生具备的一定国际关系背景,了解西方国家虚伪、自私的本质;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争取合理的、正当的国家利益。
3.《宝石学基础》课程简介
《宝石学基础》是大多数高校都开设的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宝石的定义、分类、特征、资源、加工、市场等基础知识,又包括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猫眼变石、世界彩色宝石、有机宝石、翡翠、和田玉、中华玉石、首饰佩戴基础等各论知识。该课程在注重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该课程既能构建学生的宝石学基础理论与分析能力,又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宝石鉴定、选购、佩戴、欣赏等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宝石学基础。
4.《园林艺术设计》课程简介
《园林艺术设计》是全校公共限选课。本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造景基础及要素:包括地形改造的作用及其类型、堆山、置石、理水、水岸处理;风景艺术:包括风景欣赏、景观的艺术处理;园林色彩构成:包括光对景物色彩的影响、空气透视与色消视的景观效果、利用气象变化的自然色彩组成景观、利用山石、水体和动物、植物等的天然色彩美化环境、人为色彩在园林中的作用、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园林空间色彩构图;园林建筑与小品:包括园路、蹬道、台阶、广场、园林建筑、园椅、园凳、栏杆;植物造景:包括植物配置艺术与园林风格、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园林植物艺术配置、生篱、草地、草坪;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包括比例与尺度、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构图中的运用;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包括相地与立意、园林绿地布局的一般规律;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包括园林构图的意义与特点、空间组织;园林空间意境的创造:包括意境、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点景、情景交融的构思、园林意境的创造;园林实例分析等内容。本课理论讲授结合图片和经典园林作品欣赏资料,形象生动,是集美学、艺术﹑技术于一体综合课程,通过本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园林实地景观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鉴赏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5.《海洋与人类》课程简介
本课程重点关注海洋基础知识、海洋与人类的渊源、相关国际热点问题,以及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海洋科学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例如海陆分布、海岸与海底地形、海气相互作用、海水物质组成、海洋生态系统等;(2)阐述海洋与人类社会形成演化的关系,以及海洋科学在国际政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如环球航行与地理大发现、全球气候变化、海军与海权争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和能源开发等;(3)展望未来,讲述人类认识海洋和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4)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课程为针对全校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可获得更广阔的科学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具体如下:(1)使学生能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点,了解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充分认识海洋在人类社会起源和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让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了解和参与海洋事业的兴趣;(3)海洋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土,可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思考,并与自身的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相结合;(4)海洋涉及领土主权、气候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等多个国际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理性、全面分析国际热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