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阎伍玖
系别:旅游系
职称:教授(三级岗)
电子邮箱:yanwujiu@163.com
教育背景:
1985.07: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地理科学专业/理学学士
1992.07: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科学专业
2008.06: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5.07-1995.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助教/讲师
1995.12-2000.07: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旅游系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2000.07-2006.05: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教授/副院长/硕士点负责人
2006.05-2013.06: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06-现在: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授/硕士点导师组组长
所加入的学术协会与社会兼职: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广东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旅游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  | 城市风景区小气候效应初步分析  | 贵州气象  | 1985年4期  | 独立  | 
2.  | 正确运用风象合理布置城市工业区  | 贵州气象  | 1986年2期  | 独立  | 
3.  | 城市降水及其形式的讨论  | 贵州气象  | 1986年3期  | 独立  | 
4.  | 山区建厂应注意的一些气象问题  | 贵州气象  | 1986年6期  | 独立  | 
5.  | 谈海水的结冰  | 地理教育  | 1987年5期  | 独立  | 
6.  | 城市规划中风象运用的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88年1期  | 独立  | 
7.  | 污染风频的求算  | 上海环境科学  | 1988年5期  | 独立  | 
8.  | 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室内空气污染  | 贵州气象  | 1989年1期  | 独立  | 
9.  | 模糊集理论在长江马鞍山段水质评价中应用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89年4期  | 第1作者  | 
10.  |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Panxie Coal Mining Area, Anhui Province  | 《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年12月  | 第2作者  | 
11.  | 城市各类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1990年1期  | 独立  | 
12.  | 安庆大湖水体营养状态的模糊评价  | 环境保护科学  | 1990年3期  | 第1作者  | 
13.  | 安徽省马鞍山市太仓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农村生态环境  | 1990年4期  | 独立  | 
14.  | 大气污染及其预报  | 贵州气象  | 1991年1期  | 独立  | 
15.  | 模糊数学应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  |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 1991年2期  | 独立  | 
16.  | 马钢工业区大气污染现状及优化大气质量之对策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1年2期  | 第1作者  | 
17.  | 环境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 环境保护科学  | 1992年2期  | 独立  | 
18.  | 灰色聚类法在安庆大湖富营养化研究中应用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2年2期  | 独立  | 
19.  | 安徽宣城地区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2年3期  | 独立  | 
20.  | 北京市文物古迹景观现状分析与建设初步研究  | 人文地理  | 1992年4期  | 独立  | 
21.  | 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几个基本问题  | 经济地理  | 1993年6期  | 独立  | 
22.  | 北京市文物古迹景观评价与景观建设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3年4期  | 独立  | 
23.  | 黄山风景区水环境质量初步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3年地学专辑  | 第1作者  | 
24.  | 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评价-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的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3年地学专辑  | 第2作者  | 
25.  | 安徽省马鞍山市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及整治对策  | 国土开发与整治  | 1994年1期  | 第1作者  | 
26.  | 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研究  |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 1994年1期  | 独立  | 
27.  | 北京市园林景观生态评价与建设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4年1期  | 第2作者  | 
28.  | 安徽省马鞍山市区域环境功能评价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4年3期  | 第3作者  | 
29.  | 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  | 农村生态环境  | 1994年3期  | 独立  | 
30.  | 巢湖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的研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994年4期  | 第1作者  | 
31.  | 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研究  | 自然资源  | 1995年2期  | 第1作者  | 
32.  |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5年8月  | 独立  | 
33.  | A Neigborhood Estimation for Complete Life Table Based on Abridged Data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5年4期  | 第4作者  | 
34.  | 马鞍山市工业持续发展的环境研究  | 国土开发与整治  | 1996年3期  | 第1作者  | 
35.  | 宣州市大气环境综合评价及整治对策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6年3期  | 第2作者  | 
36.  | 皖南地区水资源及其整治对策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6年4期  | 第2作者  | 
37.  | 四川省旅游资源评价  | 经济地理  | 1996年6期  | 第2作者  | 
38.  |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长江马鞍山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 《中国青年学者论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6年7月  | 独立  | 
39.  | 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 北京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7年4期  | 第2作者  | 
40.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98年1期  | 第4作者  | |
41.  | 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  | 地理科学  | 1998年3期  | 第1作者  | 
42.  | 巢湖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998年3期  | 第1作者  | 
43.  | 安徽繁昌县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步研究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年4期  | 独立  | 
44.  | 立足高师培养目标 开展基础环境教育  | 中国环境管理  | 1998年4期  | 第1作者  | 
45.  | 我国环境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 《安徽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98年5月  | 独立  | 
46.  | 巢湖流域河水中N、 P组成特征分析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年2期  | 第1作者  | 
47.  | 芜湖市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步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  | 1999年3期  | 独立  | 
48.  |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 环境科学研究  | 1999年3期  | 独立  | 
49.  | 芜湖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对策研究  | 土壤学报  | 2000年1期  | 第1作者  | 
50.  | 面向21世纪高等环境教育刍议  | 环境教育  | 2000年1期  | 独立  | 
51.  | 长江安徽马鞍山段水质评价研究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年4期  | 第1作者  | 
52.  | 额济纳旗东北区戈壁面粗糙度分形特征与雷达遥感实证分析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年3期  | 第4作者  | 
53.  | 巢湖流域农业活动与非点源污染初步研究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1年4期  | 第1作者  | 
54.  | 安徽省酸雨污染特征研究  | 环境科学研究  | 2001年5期  | 第2作者  | 
55.  |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设置环境科学教育专业方案研究  | 《环境教育:21世纪大学的责任——高等学校环境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2001年9月  | 独立  | 
56.  |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1年2期  | 第2作者  | 
57.  | Pa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Energ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on Environment in China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2002年3期  | 第3作者  | 
58.  | 安徽区域经济结构与生态省建设研究  | 安徽环境  | 2003年10期  | 第1作者  | 
59.  | 一次干电池中Hg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处理方法分析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3年2期  | 第2作者  | 
60.  | 安徽乡镇工业环境污染分析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3年3期  | 第3作者  | 
61.  | Pedodiversity: A Case Study Based on 1:1 Million Scale SO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 Pedosphere(SCI收录)  | 2003年3期  | 第4作者  | 
62.  |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  | 上海环境科学(电子版)  | 2003年12期  | 第2作者  | 
63.  | 安徽省泾县生态示范区综合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2003年4期  | 第2作者  | 
64.  | 安徽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综合整治初步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4年1期  | 第2作者  | 
65.  | 公路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例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4年2期  | 第4作者  | 
66.  | 安徽省两淮煤矿区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治对策分析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4年3期  | 第2作者  | 
67.  | 基于多样性理论的山东省土壤空间可变性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2004年2期  | 第2作者  | 
68.  | 淮河安徽段水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年2期  | 第1作者  | 
69.  | 安徽省生态经济结构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4年6期  | 第2作者  | 
70.  |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地理教学  | 中国教育新理论  | 2004年10C期  | 第2作者  | 
71.  | 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实例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县为例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4年9月  | 第2作者  | 
72.  | 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4年2期  | 第2作者  | 
73.  | 区域生态经济结构评价的案例分析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2004年4期  | 第2作者  | 
74.  | 山东淄博矿区煤矸石生态利用模式分析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2004年6期  | 第2作者  | 
75.  | 安徽省省级生态环境区划初探(大会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优秀论文)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编,《2005年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5年6月  | 第1作者  | 
76.  | 北京市边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  | 土壤通报  | 2005年1期  | 第5作者  | 
77.  | 皖南山区草地资源开发与畜牧业发展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5年1期  | 第2作者  | 
78.  | 二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研究  | 环境研究与监测  | 2005年2期  | 第2作者  | 
79.  | 山东省淄博市城市大气质量评价与整治对策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5年3期  | 第2作者  | 
80.  | 山东淄博矿区煤矸石生态利用模式简析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05年6月  | 第2作者  | 
81.  | 对中学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  | 林区教学  | 2005年5期  | 第2作者  | 
82.  | 山东省不同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多样性的分析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版)  | 2005年4期  | 第2作者  | 
83.  | On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Land Re-cultivation in Sinking Area in Huaibei City, Anhui Province  | EARTH,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 2005年11月出版 2006年3月ISTP收录  | 独立  | 
84.  | 安徽省芜湖市市区大气SO2污染特征分析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版)  | 2005年4期  | 第2作者  | 
85.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评估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06年1期  | 第3作者  | 
86.  | 芜湖市城市边缘区大气环境质量特征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6年1期  | 第2作者  | 
87.  | 铜陵矿区尾矿综合利用与生态矿区建设初步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6年1期  | 第2作者  | 
88.  | 黄山景区饭店连锁经营的探讨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6年2期  | 第2作者  | 
89.  | 基于MATLAB的安庆市TSP浓度GM(1,1)模型的建立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年2期  | 第2作者  | 
90.  | 安徽省乡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环境污染及对策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6年2期  | 第2作者  | 
91.  | 桂林市“两江四湖”工程对城市水环境影响初步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6年2期  | 第3作者  | 
92.  | 山东省淄博市大气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与分析  |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06年2期  | 第2作者  | 
93.  | 生态工业园——工业园发展的必然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  | 2006年6月  | 第2作者  | 
94.  | 基于二次灰关联的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年4期  | 第2作者  | 
95.  | 安徽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环境科学研究  | 2006年5期  | 第2作者  | 
96.  | 环境影响公众参与结果的定量评价分析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版)  | 2006年4期  | 第2作者  | 
97.  | 巢湖旅游项目的环境设计  | 生态经济  | 2007年1期  | 独立  | 
98.  |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措施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7年1期  | 第2作者  | 
99.  | 偏远农村地区背包旅游安全问题初步研究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年2期  | 第2作者  | 
100.  | 宁波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分析  | 江苏环境科技  | 2007年1期  | 第2作者  | 
101.  | 论黄山风景区的环境管理与开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7年3期  | 独立  | 
102.  | 淮南采煤塌陷区环境综合整治分析  | 中国煤炭  | 2007年6期  | 独立  | 
103.  | 巢湖流域农村畜牧业发展与非点源污染研究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7年4期  | 第2作者  | 
104.  | 芜湖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及其系统防治研究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7年3期  | 独立  | 
105.  | 江苏省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及整治对策  |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07年5期  | 第2作者  | 
106.  | 广州市海域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研究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年23期  | 第2作者  | 
107.  | 试论古村落旅游地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以西递、宏村为例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7年23期  | 第2作者  | 
108.  | 庐山地质地貌分析及其实习路线设计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年4期  | 第4作者  | 
109.  | 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评价研究  | 水土保持通报  | 2007年6期  | 第2作者  | 
110.  |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在废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环境科学与管理  | 2008年1期  | 第1作者  | 
111.  | 芜湖市城市边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研究  | 地理科学  | 2008年2期  | 独立  | 
112.  |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研究初论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8年5期  | 第2作者  | 
113.  |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8年10期  | 第2作者  | 
114.  |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9年1期  | 第1作者  | |
115.  | 淮北市煤炭物流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  | 中国煤炭  | 2009年1期  | 第2作者  | 
116.  | 滨海之城——珠海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论  | 可持续旅游和可替代性旅游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桂林市旅游局  | 2009年7月  | 第2作者  | 
117.  | 广东旅游转型中产品开发创新研究  | 生态经济  | 2010年5期  | 第2作者  | 
118.  |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分析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10~2013年6月  | 组长(秘密)  | 
119.  | 如何破解风景名胜区水环境之困?  | 中国水利报  | 2012年4月12日  | 独立  | 
120.  | 发展游艇旅游,着力做好“水元素”文章  | 南方日报  | 2014年2月28日  | 独立  | 
出版专著/高等学校教材:
121.  | 环境地理学(45万字)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3年5月  | 独立  | 
122.  | 生态学(66万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4年3月  | 编委  | 
123.  |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6万字)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13年5月  | 主编  | 
所获奖励:
1、基于遥感的中国北部典型地物时-空特征研究,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证书号:2003-3-4),安徽省人民政府,2004年11月
2、高等院校自然地理研究性教学与综合性实习教学方法研究,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证书号:XJJC0506-3),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3月
3、高等院校环境学课程理论的实践化教学,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证书号:200120-1),安徽师范大学,2001年4月
4、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金博奖”之科普突出贡献奖,广东第二届“金博奖”评选组委会,2013年1月
主持与参与的项目:
省重点科研项目:
灾害与生态环境演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性研究(02023017),主持
省软科学项目:
生态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04035032),主持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巢湖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9904),主持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安徽沿江主要城市郊区环境问题比较研究(2000jl085),主持
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芜湖市城市扩展与城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2003kj150),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黄山风景区开发理论的地学研究(4870026),参加
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委托项目:
二零五国道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200101-200106),主持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项目:
中国大九华净土禅林环境影响评价(200206-200212),主持
政府委托项目:
安徽省泾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00309-200509),主持
政府委托项目:
安徽省芜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00509-200612),主持
政府委托项目:
安徽省芜湖县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环境规划(200309-200509),主持
广东商学院科研项目:
广东近海环境与滨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06YB79002),主持
广东省农村财政研究会项目:
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粤财农研函[2008]5号),参加
广东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
天然食品添加剂生产项目生态评价(20101206),主持
太湖罗河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委托项目:
太湖罗河谷景区旅游发展规划(20120317),主持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旅游地理学》、《生态旅游》、《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资源与环境》
硕士研究生课程:《旅游资源与环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