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小江镇土地情况调研

发布者:杨婷发布时间:2023-09-16浏览次数:100


项目背景


为了挖掘土地要素潜力,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汪明冲博士带队的小江乡村振兴队(队员包括李昊晖、熊达凯、阳泽林、梁倍帼)87日到812日到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开展了对小江镇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


1团队与沙寮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合照


   88日塘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成建欢、驻阳山县小江镇帮扶工作队、广东财经大学小江乡村振兴队等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塘楼村刺鳅鱼场“乡村振兴车间”挂牌仪式,此举标志着小江镇向乡村振兴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大力推动了小江镇“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

团队本次实地调研了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现状。


调查结果


设施农用地发展参差不齐

  目前,小江镇有一些设施农用地已经在驻镇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起来。

例如,在塘楼村的特色育苗鱼塘基地,基地人员除了在鱼塘里养殖主要品种刺鳅鱼外,同时培育虾苗、种植盘景植物。此外,该基地附近有一处光伏鱼塘,进行鱼塘养殖的同时还进行光伏发电,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沙寮村设施农用地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在该地上发展蚕桑产业,提高农业土地利用价值。

2 塘楼村的特色育苗基地

3 基地培养的虾苗


  除此之外,大部分设施农用地为传统类型,即个人饲养鸡、猪、牛、羊等牲畜的农用地。

  有一些设施农用地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位置偏僻。例如村民们将一些养殖场建立在深山树林中,不仅一般人不容易发现,政府部门也难以管理;有一些农村里私人养殖场废弃了之后场内还留着配套的养殖工具无人处理;有一些则早已堆积了许多垃圾无人问津。

4位置偏僻的养殖场


5废弃的养殖场



二、闲置建设用地、废弃宅基地现象较为严重


1.闲置建设用地情况

在石螺村,团队通过与当地人对话得知,曾经存在着规模宏大的钢铁公司——北钢。

北钢是一家国有企业,也是韶钢的前身。在曾经吸引了一千多名石螺村的当地人和外地人前来就业,并且在当时专门成立了政府部门来管理,造就了曾经石螺村的繁荣。但后来矿产资源消耗过度导致枯竭现象出现,北钢在当地的经营陷入亏损状态而不得不迁离石螺村,留下了一大片荒废的工厂和国有地,镇政府所在地也因为公司的撤离而荒废。


6废弃的北钢厂房

7废弃的政府部门

8-9团队与当地村民的谈话中了解北钢厂历史情况


  团队在下坪村沿着乡道旁调查时,还发现了疫情时期作为核酸检测站的板房,疫情过后它也失去了作用,被闲置荒废。

10原本是核酸检测站的闲置板房


2.废弃宅基地情况

  通过几日间的实地走访,团队发现小江镇人口流失严重,各个村的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由于人口问题因此该镇的宅基地多以闲置、废弃房屋为主。

11  团队对宅用地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在镇内的各个行政村以及自然村中,基本每个村都会有一些废弃宅基地,具体表现为年久失修的残破瓦房,这些瓦房有的已经荒废几十年无人居住,里面堆放着木材和破烂的家具;一些瓦房甚至已经出现了倒塌;另外有相对崭新但也无人居住的砖房。

  团队通过当地村民的说法推测这些房屋是外出务工村民的住房,房屋的主人可能会在节假日回来居住,据此可以推测为定期使用的闲置房屋。


12  完全废弃的房屋图13  有人定期居住的闲置房屋


  有些村落甚至已演化为“空心村”,村里几十栋房子里却只有两三户人家,大部分宅基地已经废弃。

  在对山口村的宅基地情况调研中,我们无意中发现一位抖音网红正努力对该村子的废弃住宅进行翻新,打造农家乐,将整个村打造成网红打卡地,促进乡村振兴。

14-15抖音网红对团队介绍农家乐开发情况



3.文化用地得到重视

小江镇文化用地主要集中在直义古街、雷公岩村、下坪村和沙寮村。

在直义古街内,街道多为杂草,道路两边主要是废弃的旧商铺,商铺内部的掌柜橱窗等保存良好,除了商铺,还有武帝古庙、旧粮仓等等历史建筑;当团队在镇内的连江岸边找寻码头时,了解到码头早已荒废,具体原因有连江水位上升淹没码头,并且多次受到洪灾被河沙覆盖;镇内修建了更为方便的公路,已经不需要码头等。

在多个方面的影响下,码头逐渐荒废,成为闲置用地。如果码头可以作为文化用地开发的话,便可以进一步复原旧时人们的水路生活,丰富直义古街的文化内涵。

雷公岩村内的当地人充分利用文化用地的价值,挖掘知青下乡历史内涵,保留历史痕迹,并且发合理开发村内用地,推动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

在下坪村,阳山革命文化宣传置于文化广场,广场内充满的红色文化氛围;在沙寮的大坪村,村庄四处角落里的炮楼没有因为建设用地的扩展而消失,而是作为文化用地得到比较完整地保留,其中还包含旧时村民守护村庄的历史故事。

16留下少许台阶的废弃码头图17大坪村的炮楼


而村里的陈氏宗祠作为重要文物,当地村民时逢佳节都会集中在宗祠门前吃席聊家常。因此团队认为,保留文化用地可以守护乡村文化根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8 陈氏宗祠


  总的来说,小江镇的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人口流失迁出、市场发展停滞等原因,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小江镇土地进一步整治,团队提出以下建议。


团队建议


1、在设施农用地方面


1.宣传、鼓励设施农用地高质量发展

政府可以进一步宣传塘楼村特色鱼苗培育基地、光伏鱼塘和沙寮村的桑蚕产业,推动农民学习、借鉴;鼓励村民经营设施农业地,增加农民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解决发展难题。


2.完善机制,加大设施农用地的综合监管力度

执法监管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对不符合要求、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设施农用地加强整治。


2、在闲置用地方面


1.将闲置用地进一步改造,推动转型

可将小江镇废弃工厂二次利用,打造成文创厂房,或者保留工业元素,呈现出昔日工厂风貌;


2.加强闲置用地盘活利用统筹规划,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连接

注重闲置用地与小江镇建设计划、乡村旅游规划对接,实现协同化、绿色化发展。


3、在宅基地方面


1.推动闲置宅基地进一步盘活

对于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宅基地,在经过村民允许后,可以进行翻新,成为旅游打卡景点,村民可享受政府补贴和旅游发展红利;


2.提高宅基地使用率

通过振兴乡村产业,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流,降低宅基地闲置率。


4、在文化用地方面


1.加大对当地文化用地的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可以对文化用地进行周期性监管、排查,防止文化用地擅自变更用途。


2.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适当性开发

小江镇大部分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当地村庄的革命史、发展史,甚至可以讲述当地的扶贫故事通过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来展现出来,突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主题,让更多的人了解小江镇乡村的风貌。


通过以上的建议,希望能够推动小江镇土地整治,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提高土地价值,凝结人们的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