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振兴与文旅创新”微专业招生方案
一、专业概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本微专业由文化旅游学院主导,人文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等参与建设。课程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与旅游学科前沿,面向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及关键环节,聚焦文旅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城乡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学习者将掌握乡村旅游、旅游规划、文旅项目策划、新媒体产品设计、旅游项目投资等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基本问题的基础能力。
二、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融合文化、旅游、地理、传媒、规划、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理论课程、专家讲座、项目实训、田野调查、工作坊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习者“懂乡村”、“识旅游”、“晓传媒”、“会规划”。既可在就业选择中更加游刃有余,亦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养去向
政府机关及社会服务:公务员;参选“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等
大型文旅集团及中小型文旅相关企业:宣传、营销、策划、规划、咨询等相关岗位从事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规划策划等工作
创业:文旅产品设计开发、文化资源开发、文旅行业支持服务等相关领域创业
表现优异者将优先获得参与文旅学院所合作政府、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机会,以及就业推荐机会。
四、师资团队及教学资源
课程由文化旅游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等合作展开,依托一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两个省级一流专业,一个省特色专业。拥有一个国家级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三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及两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五、课程设置
设置六门课程,涵盖三大核心模块6门课程①政策与案例解析(《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案例精讲》),夯实学生对乡村发展的宏观认知;②规划策划与运营(《空间规划与体验设计》、《乡村文化遗产活化》、《文旅项目投资与运营》),培养项目全流程管理能力;③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应用(《文旅品牌战略与数字营销实务》、《新媒体产品创作与制作》),强化数字时代文旅创新工具使用能力。具体安排初定如下: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案例精讲 | 32 | 2 | 秋季 |
文旅品牌战略与数字营销实务 | 32 | 2 | 秋季 |
空间规划与体验设计 | 32 | 2 | 秋季 |
乡村文化遗产活化 | 32 | 2 | 春季 |
新媒体产品创作与制作 | 32 | 2 | 春季 |
文旅项目投资与运营 | 32 | 2 | 春季 |
合计 | 192 | 12 |
|
备注:具体上课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原则上线上授课不得超过8个学时。 |
六、奖学金设置
本微专业设奖学金制度,以表彰学业优异学生。本届设奖学金名额5个,奖金各 300 元。
七、招生对象及要求
我校广州校区及佛山校区2022~2025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限专业,在主修年限内无欠学分者)均可申请修读本微专业。
本微专业拟于广州校区及佛山校区各设1个教学班,每班拟招25人(实际招生人数根据修读报名情况适当调整。如低于20人不开班)。
八、教学安排
2025-2026学年周六、周日或节假日开课,课程一般须在2个学期内修读完成。上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时间、地点及方式将另行通知。各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活动由具体课程教师安排。
九、课程成绩
微专业课程成绩记入学生微专业成绩单。微专业修读合格的课程可申请免修主修专业的通识选修课学分(最多2分)。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有下列情况的,应终止微专业修读:
(一)主修专业已办理退学的;
(二)被开除学籍的;
(三)未经批准连续两周不参加微专业学习的;
(四)学生自愿退出的。
十、管理办法与结业证书
按照我校制定的《广东财经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和本科教学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修满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及学分的,经文化旅游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备案,由学校颁发微专业学习证书。
本微专业已在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中申请备案。
十一、报名办法及选拔方式
学生自愿报名。请于2025年9月30日前通过以下腾讯收集表填写报名信息。学院招生小组对材料审核后,在学院官网公示和公布录取名单。
报名收集表网址:https://docs.qq.com/form/page/DYmh2bXZmdEhoYXVh。
报名收集表二维码:
十二、收费标准
收费按我校学分制收费办法执行,只收取学生修读课程的学分费,不收取专业学费。
十三、联系方式
请通过官方咨询微信群咨询。如遇二维码过期等问题,可联系潘老师入群:15017504197(微信同号)。
附件1:课程介绍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与案例精讲
系统梳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政策框架,深入解读关键政策内涵与目标要求。重点精选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内容涵盖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治理创新、人居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等,剖析其运作机制、经验成效与可复制路径。精准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与政策精髓,拓展对乡村发展多元模式与复杂性的认知视野。通过典型案例的实地考察与深度解析,强化政策理解力、实践洞察力与因地制宜的规划执行能力,为投身乡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与方法论支撑。
文旅品牌战略与数字营销实务
深度融合文旅产业特性与数字时代趋势,系统讲授文旅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塑造、差异化战略制定,以及新媒体营销、内容创意、数据分析、用户运营等核心数字营销工具与方法。拓展对文旅市场动态、消费者行为及数字生态的认知边界,提升策划品牌战略、执行高效数字营销活动、进行效果评估的实战能力。
空间规划与体验设计
系统教授空间规划核心原理(功能分区、动线组织、环境营造)与体验设计方法论(主题设定、叙事构建、五感激发、参与感设计),并深度融入乡村旅游场景。重点剖析如何科学规划乡村聚落、田园景观、文化遗址及休闲设施的空间布局,并基于在地文化、生态资源与游客需求,打造独特、沉浸的乡村旅游体验。深化对“空间-体验”互动关系的理解,提升乡村文旅空间规划、高吸引力旅游产品与情境设计的核心能力。
乡村文化遗产活化
系统讲授乡村文化遗产(建筑、技艺、民俗、景观等)的价值识别、保护原则与创新活化策略。核心内容包括: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评估、创意转化设计(如非遗体验、主题文旅、文创产品)、社区参与机制及可持续运营模式,并结合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成功案例解析。深化对乡村文化价值体系与保护活化辩证关系的认知,提升文化资源挖掘、创意项目策划、可行商业模式设计,推动社区共建的实操能力。
新媒体产品创作与制作
系统教授新媒体产品从创意构思到落地的全流程。核心内容包括:用户洞察与需求分析、产品定位与策划、内容创意与脚本撰写、主流制作工具应用(拍摄、剪辑、设计、开发基础)、平台特性适配与分发策略、数据监测与优化。理解新媒体产品生态与用户行为逻辑,提升您独立策划、创作并制作符合传播规律与商业目标的新媒体产品的核心技能。培养快速适应内容产业需求,提升在营销、传播、创意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文旅项目投资与运营
系统解析文旅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核心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市场定位、投资模式与财务评估、融资策略、政策法规与风险管理,以及项目开业筹备、品牌营销推广、游客服务优化、成本控制与收益提升策略。深化对文旅项目投融资逻辑、政策环境及核心风险点的认知,提升项目评估决策、高效运营体系设计、实现可持续盈利的核心能力。